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效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,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公司产品全过程,实现全员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。根据学校与学院工作部署,3月25日晚上,环境工程系组织召开了本学期“润物细无声式课程思政教学设计”线上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。会议由环境工程系系主任李衍亮老师主持。

首先,高峰老师结合自己的课程,分享了主题为基于SPOC的无机化学“四维”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经验,重点分享了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,课程实践与反馈情况好。


参会老师与高峰老师针对教学设计、课程思政设计、课堂教学互动等展开了积极的交流探讨。高老师建议大家做课程思政应避免十分刻意的思政环节,而是需要巧妙设计、贯穿在教学内容中,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。黄卫清老师也建议大家,我们要做的是课程思政,而不要做成了思政课程。此外,老师们也就什么才算是课程思政展开了积极交流,大家认为除了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中的内容要求,只要能体现真善美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能够对员工起到正向引领的都可以成为课程思政的内容与素材。通过教学观摩与研讨,老师们受益匪浅。
最后李衍亮主任对本次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,鼓励老师们慢慢积累与总结,不断提升所教授课程的课程思政效果,深入落实“三全育人”。
撰稿人:吕小梅 一审:胡胜 二审:孙璨 终审:李纠